12月2日,为期两周的省昆中第十届科技节圆满落幕。本届科技节以“科技启迪智慧,创新点亮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举办系列科普、科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进一步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科学心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1月18日上午,我校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省昆中第十届科技节正式拉开帷幕。
邱福明副校长希望能够通过科技节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激发昆中学子对科学的热情。他鼓励同学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用智慧和双手去探索和创造,释放自身潜能,让科学技术创新的种子在心中扎根成长。同时,他也希望教师们一直更新现代教育方法的理念,将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追寻科技梦想。
科技节期间,组委会精心筹备并开展了四十余项活动,既包括“传是”高校专家讲堂、机器人对战、人机对话、科技实验进校园等科普项目,也涵盖“高空落弹”、知识竞赛、主题辩论赛等科技实践活动,为昆中学子搭设了丰富的科创实践舞台。
学校依托“传是”高校讲堂的合作机制,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资深教授们开展高端科普讲座,为同学们带来多场科技知识“盛宴”。
罗章杰,东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东南大学-华为“紫金学者”、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是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小组成员、第二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顶级SCI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研究方向:电磁隐身与防护、无线微波能量传输与利用、下一代无线通信等。
罗章杰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无线电科学的基础原理,介绍了该技术在不相同的领域的应用,分享了无线电科学的前沿技术样态,展望未来发展前途,同学们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刘嘉,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智能软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从事融合群体智能和复杂系统测试的教学、研究和应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等多项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在华为、百度、阿里等一线企业中得到转化和应用。首届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奖人。
刘嘉院长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GPT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式任务及对话系统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的新趋势,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以GPT为代表的大规模语言模型广阔的应用前景,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AI应用与治理问题的思考。
潘光,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30年。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某重点项目总设计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翱翔”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常务副主任,“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水下无人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引领我国新型水下无人装备科技发展。
潘光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其带领的团队积极推动新型水下无人系统创新发展,潜心研制仿蝠鲼柔体潜水器从而填补国内空白的过程,强调“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前行”的重要性,并以“成为一座‘灯塔’,守卫祖国那一片深蓝”的信念来勉励同学们奋进前行,投身报国。
玩转科学,创意无限。本届科技节中,涌现出一大批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的学生作品,这充分体现了昆中学子的创新精神、创客理念以及创造能力。
经评选,共有409个团体和个人获奖。邱福明副校长宣读本届科技节获奖团体名单,相关班级代表上台领奖。
科技赋能,无限可能。陈纪华校长回顾了两周以来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对同学们在活动中展现的卓越风采和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赞扬。他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为昆中学子搭设丰富多元的科创实践平台,希望同学们以科技节为契机,秉持科创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探索新知领域,奋发图强,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匠心筑梦耀昆中,科技领航向未来。此次科技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昆中学子的科学意识,还锤炼了他们的科创实践能力,增强了协作创新的意识。这不仅为培养胜任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新时代人才策源蓄力,更为推进校内外协同育人,打造学生活动新高地,高质量落实高品质高中建设任务注入强劲动能。